“截至今年9月10日,西藏自治区已完成税收收入104.2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突破,成为我区税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治区国税局局长袁庆杰说,“西藏税收收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区税务机关严格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税收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税收收入持续增长。全区税收收入从2002年的9.89亿元,增长到如今的百亿元,实现以年均28.7%速度向上攀升,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税收规模来看,今年截至9月10日,税收收入达104.2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如今的百亿元税收规模为和平解放之初(1952年)136万元的7661.8倍;为分税制改革之初(1994年)2.59亿元的40.2倍;
从税收增收额看,累计增收144.6亿元,年均增收24.1亿元,其中2011年增收额最高,达到46亿元;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税收贡献为0.41亿元,占同期全区税收总额的0.2%。第二产业税收贡献为90.02亿元,占同期全区税收总额的37.4%。第三 产业税收贡献为150.08亿元,占同期全区税收总额的62.4%。第一、二、三次产业GDP平均比重为14.5∶31.1∶54.4;
从经济类型结构看,随着我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扶持政策的出台,“十一五”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税收首次超越公有制税收,由2006年的6.9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76.2亿元,所占份额逐年递增至78.8%,经济与税收所占份额逐年扩大。
税收政策调整促增收
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对于我区税收增收有着重要影响。2007年,我区提出车船税征收实施办法,建立房地产交易最低计税价格体系,统一全区核定征收企业所得 税应税所得率等。2008年,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规范税前列支与优惠减免等措施。并出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 准。2009年,国内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对我区卷烟批发环节开征了消费税,至2010年底,两年累计实现该税1.3亿元,基本实现了新税 种筹集新的财政收入目标。
2009年1月1日起,针对城市维护建设税存在的征税范围窄、税率设计不合理和税负不公等问题,我区通过扩大征收 范围、统一税率等方式完善该税种,政策调整当年(2009年)首次破亿,所占比重与增幅达到最高,分别为4%和96.8%,其中:县级收入实现从无到 有,2009年净增0.4亿元。剔除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影响,税收政策总体形成了税收增项。(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2010年,我区税务系统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农林牧产品采购税收政策调整的意见和建议;2011年,开征了地方教育费附加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加强征管促增收
10 年来,为了有利征收、方便纳税,全区各级税务机关深入贯彻合理分工、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管理体制上分别采取分片区征收管理、分行业征收管理、分隶属关系征 收管理、分经济性质征收管理、分税种征收管理和税收征收、管理、稽查三分离,纳税人自行申报,重点稽查多种管理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自2006年以来,通过 开展各项税收专项检查,清理漏征漏管户,清理税款过渡账户,加大税务稽查力度,6年累计入库稽查查补税金3.7亿元。
近年来,全区税务系统 通过拓展多元化纳税申报方式,方便纳税人办税;大力推行阳光作业,实现办税公开;认真落实减轻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的负担,优化纳税程序;积极会同政府等 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征管办法,强化征管、堵塞漏洞;切实加强全区发票管理工作,提升纳税遵从等措施,进一步深化依法治税,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夯实管 理基础,优化税收服务,整顿税收秩序,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大大提高了征收管理的质效,有效地促进了税收增收。
优质纳税服务促发展
“始 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我区税务系统不断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办税服务质量,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积极促进全区税收事业的稳步建设 和发展;结合我区税务机构国、地税合并的特殊性,建立了区局党组统一领导,纳税服务处、地市级纳税服务科为主体的纳税服务领导体系;自2009年6月起, 全区各地(市)陆续成立纳税服务部门,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纳税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本在机制、关键在管理。依照国家税务总局 《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为规范和优化全区纳税服务工作,健全纳税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入开展纳税服务工作,我区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国家税 务局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从办税环境硬件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标准、服务规范、服务制度、咨询和办税服务、考核和监督等方面,分别提出 了具体的规范、标准和要求。
通过拓展多种宣传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纳税宣传服务,将多种形式的税法信息,及时、便捷、准确地告知纳税人,为 纳税人提供咨询和政策解答,帮助纳税人更准确地理解税收权利和义务。为完善纳税咨询,畅通征纳双方交流渠道,2011年9月,12366纳税服务热线在我 区启用。截至2012年9月底,该热线通过自动语音、人工服务、传真服务、短信、电子邮件等服务方式,共接听受理咨询电话8491个,当场答复率为 98.5%,办结率达100%。
队伍建设创一流业绩
“要收好税,必须先带好队;要创造一流的业绩,必须要打造一流的队伍。” 袁庆杰告诉记者。早已习惯了传统手工作业模式的税务干部一批批地被“赶”进了计算机培训课堂,打算盘的手指敲起了键盘。仅2011年,区国税局就组织培训 班30期,培训377天次、1115人次;选派50多人次参加国家税务总局举办的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选派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90多人次参加国家税务总局 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是我区国税局领导班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通过不断加大学历教育,鼓励干部 以自学和脱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国税系统干部职工的学历层次得到不断提高。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区税务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539人, 其中,研究生42人(硕士学位30人),占总人数的2.7%;大学本科1004人,占总人数的65.2%;大学专科350人,占总人数的22.7%;大学 专科以下学历143人,占总人数的9.3%;取得注册税务师从业资格证的有3人,取得国家司法执业资格证书的有6人。
“人尽其才,人尽其 能,不拘一格”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为实现配置合理化、机制科学化,从2003年起,我区税务系统全面推行竞争上岗,激活用人机制,打破职务终身 制,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使干部队伍更具朝气。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任用3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396名科级干部。通过创新考核机制, 完善制定了规章制度,建立“按规章办事,用制度管人”的体系,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逐步实现了由“要我干”向“我要干”到“要干好”的转变。
西藏国税,这支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蓝色劲旅,正在日益走向辉煌和壮大。沐无数风雨,酬凌云壮志。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新的追求,昭示着西藏国税人在追求不息的雄关漫道上,必将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