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从2007年开始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通过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方式,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2万多户、近6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为促进西藏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昨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党组成员、巡视员梅高原介绍,明年,西藏将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2007年以来
解决6万人住房困难问题
梅高原介绍,从2007年起,投资15.21亿元在西藏七地市和74县(市、区)所在地城镇建设廉租住房1.4万套,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1万多户、近5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2009年起,西藏通过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的方式,为符合条件的1人户和2人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解决住房问题,有9049户低收入家庭、1万多群众受益,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众每人每月发放租赁住房补贴255元。 2006—2012年,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自治区筹资和单位自筹等形式,投资53.86亿元在西藏建设干部职工周转房4万多套。
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问题,打破户籍限制,西藏去年开始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通过新建、改建、收购等方式,共投资3.18亿元,实施公共租赁住房3200套。目前西藏2010年前安排建设的保障房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2011年1.55万套续建项目目前基本完工,进入内装修和竣工验收阶段,完成投资13亿元以上,预计年内可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2012年1.25万套保障房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新建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建成,总体进度达到85%以上,完成投资11.05亿元,预计2012年底部分项目可完工并交付使用。
“通过近几年保障房建设,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无房人员纳入西藏住房保障范围,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梅高原说。
鼓励保障房小区
按照社区管理模式管理
为加强保障房的建设、分配入住管理。近年来,西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特别是在保障房的审核、分配入住上,严把“三审两批”关,规范了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入住、腾退等各项程序,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加强了监管,纪检监察等部门全程参与监督,做到分配过程公开透明,分配结果公正公平。同时,实行年审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承租户坚决予以清退。“我们还会同监察机关对西藏廉租住房入住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对违反规定安排入住的勒令限期整改。”梅高原说。
下一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还将研究出台《西藏自治区廉租房实物配租管理暂行办法》,各地市在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框架内还将出台公共租赁住房的有关具体管理办法。降低入住“门槛”,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尽快发挥保障房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保障房小区管理,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鼓励保障房小区按照社区管理模式,吸纳小区现住户参与小区物业管理和运营。
梅高原说,下一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围绕“四房三改”为重点,“两补一金”为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西藏特点、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的工作思路。
明年西藏将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在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积极衔接争取落实并全力完成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确保按期竣工并交付使用,提高保障房开工率、竣工率和入住率。同时切实加强保障房建设工程质量。严格执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完善项目审批手续。在全面调查掌握2011年建筑工程定额和当前建筑建材价格、人工工资水平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保障房工程造价。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管,确保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建立西藏住房信息管理系统。指导建立西藏住房保障和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对西藏保障房和个人住房信息实现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