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参加北京“西藏(拉萨)商品大集”的我区53家企业,开始展销所携带的1000余种高原特色产品。第一天销售额只有50余万元,而随着12月1日商品大集活动举行正式开集仪式的推动,截至昨日,产品展销3天以来累计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48.2万元。

    销售进入火热

    一天销售额达168万元

    12月1日,北京“西藏(拉萨)商品大集”如期在北京市海淀区金源新燕莎MALL举行,记者通过电话连线联系到了在北京负责商品大集工作的拉萨市商务局工作人员史芳。史芳介绍,11月30日开始,参展企业便开始展销高原特色产品,当天的销售额为50余万元。第二天由于正好是周末,而且举行了正式的开集仪式,现场的人气聚集得很快,当天的销售额便轻松突破百万元。

    昨日,展销活动进入第3天,销售也逐渐进入火热状态。“青稞产品、旅游产品、牦牛肉干、冬虫夏草、藏毯、藏香等销售情况很好。”史芳说,昨日一天的销售额便达到了168万元。3天累计销售额达到348.2万元,除此之外,一些企业推广服务到位,已经和一些北京的企业及个人达成意向提供产品,意向签约额超过18万元。

    同时,记者连线此次参展企业现场负责人,西藏春光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吕勇介绍,他们此次携带近8吨的青稞产品参与展销。“光青稞香米这款单品第一天销售额便达到5000元,第二天达到了11000余元,第三天也超过了10000元。”吕勇说销售情况非常可喜。

    产品认可度高

    一些消费者是去年的回头客

    此次北京“西藏(拉萨)商品大集”是第二次举行。去年举办的商品大集中,冬虫夏草、奶制品、牦牛肉制品、青稞产品、白酒、藏茶等我区特色产品销售旺盛。10天累计现场销售额达1104.9万元。而今年更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对产品类型进行丰富,增加了藏毯、藏药、羊绒制品、唐卡等。

    吕勇介绍,他们公司也参加了去年的展销活动。“我们在北京也有销售商,但渠道面并不广,今年到现场来购买青稞米的顾客中,有很多是去年的老顾客,而且一次性购买的数量比去年还多。”吕勇说,他们销售的青稞米有1斤装和5斤装,1斤装的大部分是第一次购买,主要是尝试。而购买5斤装的很多是去年的“回头客”,最多的一位顾客一次购买了32袋。

    “西藏的特色产品很受北京市民的欢迎,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高原产品,所以对他们而言有种特别的吸引力,产品的认可度比较高。”吕勇说。

    特色产品走出区外

    包装、渠道都至关重要

    吕勇说,这次商品大集虽然一些产品销售火热,但他们也看到自己在产品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公司携带的青稞深加工产品——青稞营养片,质量、安全等没有问题,北京市民品尝后也觉得不错,但购买的人并不多。“原因是产品的外包装过于简单,看着像‘低端货’,消费者建议我们改良包装,将包装做的精美一些,这样更有利于推广。”吕勇说。

    对于我区的特色产品而言,想要到北京这种国际化大都市市场生存甚至占有份额,除了产品质量过关、市场定位准确以外,销售渠道的开拓也十分重要。吕勇分析说,比如要想把产品卖到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等大型连锁超市,除了需要成立专业的销售部门,其渠道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注:本文转载自未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QQ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400-858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