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资疯抢破净银行股:没有大消息支持的暴涨
发布者:21世纪网   发布时间: 2014-02-12 14:58 浏览次数:

概要:在此次大幅上涨之前,银行股已经持续低迷了较长时间,股价也全面进入破净时代,此次银行股遭巨资疯抢,看中的可能就是其估值优势。

 2月11日,银行股迎来了新年的第一次大涨,其中中信银行更是一度封上涨停板。

截至下午收盘,中信银行以涨停收盘,其他涨幅较大的有平安银行,涨幅为3.7%,民生银行涨幅为3.5%,兴业银行涨幅为3%。

从资金流向看来,据21世纪网统计,11日,银行板块流入资金超过8亿元,成为当日盘中资金流入最多的板块。这一场毫无征兆的上涨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因素,不少分析师把原因归结为明显的估值优势。

8亿巨资流入冲击涨停

早盘,虽然银行股在开盘时呈现低迷状态,但在短期震荡之后突然拉高,中信银行瞬间涨停,涨幅居前的均为股份制银行,分别为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浦发银行

截至午盘休息,银行板块平均涨幅超过3%,其中中信银行在一度涨停后回落至8%左右,平安银行涨幅4.4%,民生银行涨幅3.4%,兴业银行涨幅3.1%,浦发银行涨幅为2.6%。

不过,平安银行曾一度涨幅超过6%,民生银行最高涨幅超过4.6%,兴业银行最高涨幅也曾达到4.64%。

对于此轮上涨中涨幅最大的中信银行,是否存在独到的优势?中信银行办公室回应21世纪网称,“公司最近并没有发布什么消息,而且也还没有到发布年报业绩的时候,这主要还是市场自发的行为。”

而从资金面来看,银行股无疑是受到了巨资的追逐。

最新数据显示,11日,整个银行板块流入资金超过8亿元,中信银行成为主要“吸金大户”,其净流入资金为5亿元,位居净流入资金排名的榜首,净流入率高达50.9%,其中中信银行的主力流入资金达4.1亿元,占据其总共净流入资金的80%以上,这说明追逐以中信银行为代表的银行蓝筹股主要还是机构资金,散户只是跟风操作。

一名中金分析师表示,此次巨资选择中信银行为追逐标的,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相对于其他银行蓝筹股而言,中信银行的流通盘相对较小,资金容易推动。再从基本面来看,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确认较为充分,拨备计提较早,因此信用成本压力较小。不过,由于中信银行目前正处于行长调整后的过渡期,未来银行战略如何执行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破净”重圆:估值优势明显

实际上,在此次大幅上涨之前,银行股已经持续低迷了较长时间,股价也全面进入破净时代,有股民戏称银行股已跌至“白菜价”。

而对于此前银行股的全面“破净”,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却表示出对中国银行业的信心,他曾在不久前的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非常漂亮,银行集体“破净”原因在于有人不停讲未来预期,用不良贷款、影子银行等一个个坏的故事造成银行业巿值下跌,严重背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社会过度渲染中国影子银行的严重程度完全是一种歪曲。与美国、日本等比较,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比例低很多。”

所以,不少分析师认为,目前银行股估值低,是其十分明显的优势,这表明银行股是适合长期投资的良好标的,此次银行股在早盘中突然发力,或是由于机构资金意识到银行股的价值,开始抄底。

  一位大型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目前,银行等蓝筹股的大幅上涨主要是超跌过后的反弹,对应目前银行股的较低估值来看,这轮行情应该是估值修复,并非由于行业上有了新的突破。”

对于银行股此后的走势,东北证券分析师认为,2014年银行股还存在着结构性机会。东北证券预测,2014年银行股的走势以周期和脉冲行情为主,不可能是系统性的持续上升或下降。一季度依旧可能是全年银行股投资的黄金时期,银行股获得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可能性较大;二季度国内市场流动性可能会出现拐点,经济增速回落,银行股或面临调整压力;三季度以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国内流动性的情况和宏观经济增长目前较难预测。如果宏观经济增长能够超越预期,市场流动性在中期冲击后有所恢复,则三季报前后,银行股可能还有一轮估值修复行情。

不过,同样也有机构表示对银行业不乐观的看法,彭博财经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业绩面临多重挑战,在盈利能力方面面临利率市场化、坏账率提升等诸多负面因素。彭博预期2014年,经济减速可能导致贷款需求及银行的定价能力下降,这将削弱利率上升带给银行业的收益,仅利差因素或将使中国银行股股东回报下降约10%